企鹅智酷·真象 出品 | 分析师:冯辰 随着外卖、私厨等美食app的普及,人们的下厨行为有什么改变? 厨房作为房屋的功能单位,在未来会消失吗? 不爱做饭这件事,会衍生出哪些新生意? 互联网出行+美食,有哪些潜在的趋势和机会? 互联网的发展在宏观上优化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在微观上改变了许多个体的生活方式,具体表现在我们通过使用智能手机应用优化了衣食住行的时间和金钱的分配。以食为例,如今的外卖餐饮服务实现了足不出户,把饭直接送到嘴边。这看似平常的行为是否在潜移默化中重塑着我们的观念? 在本期文章中,真象结合中国网民调研数据,为你解读在外卖餐饮服务盛行的如今,厨房会不会渐渐消失,以及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本期提要 1.外卖在中国网民中的渗透率已超过七成,而私厨和饭局分享的渗透率不足3%。 2.在线餐饮对于人们下厨意愿的削弱效果明显,但是厨房地位仍然举足轻重。 3.餐饮O2O的升级,私厨分享的兴起,更多出行+餐饮消费场景,渐渐渗透的智能厨具和更加便捷的社区,则是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变化。 现状:关于吃,中国人的三大改变 A.外卖服务削弱下厨意愿? 在企鹅智酷2014年10月发布的关于O2O的研究报告中,使用过网络订餐的网民占36%;这个比例在现在的调查中已经超过了75%。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外卖餐饮在中国网民中的渗透率翻番,已经成为很多人习以为常的用餐方式。 将饭“送到嘴边”的在线餐饮对于人们的下厨行为也产生了明显影响:在使用过外卖、私厨人群中,51.7%表示自己下厨的意愿降低,次数减少,32.7%的人下厨次数基本不变,15.6%的人则“更想自己好好做饭了”。外卖的便捷性让人们多少产生了对其的依赖性,同时消磨了五成多的人自己做饭的积极性。 B.越富裕越不愿意亲自下厨? 当问及人们对于自己做饭的态度时,我们看到了不同收入群体显现出来的一致性和差异。认为“有外卖/外出就餐就够了,不需要学做饭”的比例基本呈现随收入增加而递增的趋势;而“喜欢做饭,考虑让做饭成为副业”的比例则随收入增加而明显递减。 互联网通过拓宽用餐选择降低了人们做饭的必要性。对于喜爱做饭的收入相对低/空闲时间更多的群体而言,让做饭成为副业是一种将兴趣转化为额外收入的方式;而亲自下厨对于高收入人群由于更高的机会成本而更加“不划算”。 C.下厨意愿再低也难以撼动厨房地位? 我们还问了网友们一个有点“激进”的问题:你是否会考虑买或者租一套没有厨房的房? 尽管参与调查的网民中经常下厨的比例并不高,但是超过八成的人都表示不会买没有厨房的房。这显示了厨房作为家中功能单位的不可撼动性——即便他们中一些人甚至并不打算掌握做饭的技能。 会考虑买没有厨房的房的人平均不到7%;有34.9%的人可以接受租房没有厨房。58.2%的人表示无论买还是租都必须有厨房,这个比例在性别和收入维度上都显示出了明显差异:女性对厨房的需求更高,高收入群体也更希望配置厨房。厨房是一个“不一定使用频率高但是必须配备”的地方。 趋势:“吃”的变数引发五个新机会 A.餐饮O2O全面升级 外出就餐/食堂用餐依旧是很多人的首选,有高达62.5%的人选择。选择吃外卖的达54.4%。“自己下厨”行为的减少会进一步推动餐饮外卖行业的细分与融合,以及渠道的扩展。消费者的就餐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就餐体验可以更加丰富。 (责任编辑:人才市场) |